· 同类下暂无推荐的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章阅读
马林诺夫斯基教授
时间: 2014/8/14 16:34:01 浏览量: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Kasper Malinowski188447日~1942516)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在於他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

188447日生于奥匈帝国克拉科夫(今波兰克拉科夫)。

1908年以全奥地利最优等成绩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后到莱比锡奥斯特瓦尔德理化实验室从事研究,受到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的影响。他在英国人类学家J.G.弗雷泽的《金枝》启发下,开始对人类学发生兴趣。

1910年马林诺夫斯基拿到奖学金,顺利以硕士后研究生的身分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一年。这期间他接受以研究婚姻史闻名的社会学家艾德华·魏斯特马克(Edward Westermarck)指导,并于隔年回国后发表文章批评佛雷泽对婚姻的论述。

1913年,马林诺夫斯基以讲师的身分回到政治经济学院,同年发表第一本英文著作《澳大利亚土著家庭》(The Family among the Australia Aborgines),以大量澳大利亚原住民(当时被认为最原始的民族)文献与材料批评魏斯特马克的论点,进而主张最早的家庭乃为核心家庭。此书不但受到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等英国人类学家赞扬,还为他取得正式的博士学位。

1914 年,在英国博物馆和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工作。

191491日到19155月,马林诺夫斯基独自在新几内亚(当时由澳大利亚政府管辖)南部的迈鲁(Mailu)岛上从事研究,并率先学习土著语言以方便调查。19155月,在偶然机缘下他决定到东北方的超卜连群岛(Trobriand Islands)进行下一步研究。

1918年马林诺夫斯基终于完成了田野调查,暂时回到墨尔本,随后与仰慕已久的艾丝·马森(Elsie R. Masson)结婚。

1920年,马林诺夫斯基与妻子带着田野工作的成果回到英国。

1922年正式出版第一本田野调查成果《南海舡人》(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1924年,任伦敦大学社会人类学讲师。

1927 年任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首位社会人类学课程教授。从此开始了他在英国人类学界的重要影响力。

1927年马林诺夫斯基升任系主任,担任该职直到1938年他离开英国为止。

1928年任波兰科学院院士。

1932年担任研究人口问题的意大利委员会通讯委员。

1933年任荷兰科学研究皇家学院的院士。

1936年任新西兰皇家学会的荣誉会员。

1936年代表伦敦大学和波兰学院去美国参加哈佛大学一百周年纪念,被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1938年离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193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

1942516日因病于美国康乃狄克州纽哈芬逝世,享寿58岁。

一、理论研究

马林诺夫斯基根据他从超卜连群岛得到的资料,以及自身所学的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提出一套被后人称为“功能论”的理论。他认为,一个社会的所有文化其实只是一组工具,其存在目的在满足人类自身的种种生理和心理需求。而各文化要素之间是环环相扣,且不断变动以保持有效的运作。也因此,我们可以在各文化中找到一套自己的运作原则,而这些原则也和社会中的实质功能保持紧密的关联。

而印证功能论最好的例子便是库拉圈。这个存在于新几内亚东边的跨岛群交易圈同时以顺时钟和逆时钟方向进行两种物品的交换,可是这两种物品却不具备实质上的功用,但土著却愿意冒着相当的风险进行这这种无限循环的交换。在多数外人眼中,这种行为看似不可思议,但马林诺夫斯基却认为这种交换过程倚赖于彼此间的信任,而这信任的原动力其实是为了其他民生物资的交换:由于各岛之间物资有限,彼此间依赖度颇深,库拉圈的交易过程得以建立彼此的相互信赖感,使其他顺带的交易成为可能之事。

从库拉圈向外推展,所有的文化项目像家庭、巫术等,都是为了满足社会上的个别需求如果腹、性欲、嬉戏、信仰等。因为如此,所有文化项目彼此互相整合,也不相互违背,所以整体文化应为平和而稳定。

由此衍伸,马林诺夫斯基以为多数稳定的“野蛮人”文化正快速被西方文化取代。身为人类学家,必须尽快以田野调查将这些文化纪录在民族志之中,才能“抢救”这些“未受污染”的文化身影。因此他强调“抢救人类学”的重要性,并成为他积极送学生到世界各地研究的理由之一。

二、学界影响

虽然在马林诺夫斯基之前,法兰兹·鲍亚士与他的学生已经提出历史特殊论驳斥演化论与种族歧视观点,但直到马林诺夫斯基提出自己的论述,才真正有完整的理论解释文化相对论的观点,也从他开始,19世纪发展到鼎盛的欧美种族中心论论述开始没落,逐渐被前者取代。

但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在他之前,人类学家往往以传教士或探险家的著作或纪录作为研究材料,但是这些纪录的内容却充满了文化偏见或不够周延的描述,因而造成研究时的困难。19世纪末期开始,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等人开始进行最早的田野调查,并试著书写自己的民族志,然而他们的调查期间仅有几个月或几个星期,且多数人甚至不懂当地语言,仅能透过第三人或简单的问句得知被访问者的意见,加上他们仍然摆脱不了对当地白人的依赖,因此研究成果充满了歧视与矛盾。

从马林诺夫斯基起,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住上一年半载,并实地参与聚落的生活,使用当地的语言甚至和土著建立友谊。为了完成客观的民族志,他们必须绘制土著的族谱,纪录当地的传说,并参观他们的仪式。每位研究者没有翻译,只能靠着一至数位的报道人协助自己的研究工作。而这些,都为了完成一份马林诺夫斯基式的民族志纪录。

除此之外,马林诺夫斯基在超卜连群岛作的田野调查也被视为典范:他的研究影响了马瑟·牟斯的著作《礼物》,使交换理论成为日后社会学与人类学关注的焦点,并率先以实际例子反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伊底帕斯情结。而这些震撼性的纪录也让当时的欧洲人重新思考文化的主客观点,学习以当地人的观点理解个别文化的价值,并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特性。

三、著作

(一)外文版著作

1913年:《澳大利亚土著家庭》(The Family among the Australia Aborgines

1915年:The Trobriand Islands

1922年:《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1926年:《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

1927年:《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底比较》(Sex and reperssion in savage society

1929年: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in North-western Melanesia : 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courtship, marria

1935年:《珊瑚园及其魔力》Coral gardens and their magic.

1944年:Freedom and civilization

1944年:《文化论》(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1945年:The Dynamics of Culture Change

1948年:《巫术、科学与宗教》(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1967年:A Diar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he Term

(二)汉译版著作

2009,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张云江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自由与文明【M.张帆 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修订译本)【M.原江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英汉对照)【M.张云江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野蛮人的性生活【M.高鹏,金爽 编译、配图,北京 : 团结出版社。

2003,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Sex and Repression in Savage Society)【M.李安宅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初民社会的犯罪与习俗【M.犯罪:社会与文化【M.许章润,么志龙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M.原江 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文化论【M.费孝通 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 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原始的性爱(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in North-western Melanesia : 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courtship, marria)【M.王启龙,邓小咏 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科学的文化理论【M.黄剑波 等 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神圣的性生活(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in North-western Melanesia : 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courtship, marria)【M.何勇 译,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4,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M.夏建中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1991,南海船人: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土著之事业及冒险活动报告【M.于嘉云译,台北 : 远流出版事业公司。

1990,未开化人的恋爱与婚姻【M.孙云利 译,上海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蛮族社会之犯罪与风俗【M.林振镛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野蛮人的性生活:关于(不列颠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的求爱、结婚和家庭生活的民族学报告【M.刘文远 等 译,北京 : 团结出版社。

1989,两性社会学【M.李安宅 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7,文化论【M.费孝通 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 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人类学乾坤  关于我们   E-Mail:ca101@qq.com   QQ:1016334869  
版权所有:人类学乾坤